建筑室內防水工程是指覆蓋在建筑房屋內的廁浴間、廚房間、泳池、水池等需做防水的工程。建筑地面是包括工業和民用建筑物底層地面(簡稱地面)和樓層地面(簡稱樓面)的總稱。建筑地面防水工程其內容主要是在地面工程構造中設置防水隔離層、地面變形縫的設置、樓板板縫的處理等幾個方面。建筑地面防水工程是室內防水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室內防水工程設計的一般規定如下:
1)室內防水工程設計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室內防水構造的設計、室內防水層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的名稱、規格型號、主要技術性能要求。
2)防水層應設置在面層下面,這樣就避免r滲漏現象,改善了衛生條件,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。防水層不能設置在結構層上,否則發生滲漏,易使面層及其基層下面積聚污水,使廁浴間、廚房等產生異味甚至臭味,不僅環境衛生差,而且勢必影響正常的使用功能。
3)室內防水工程防水層的最小厚度應符合的要求。
4)有防水要求的房間的防水層應先全部鋪設,不可待一些設施(如蹲臺、水池等)完工后再進行防水和蹲臺下找平,防水要坡向地漏。
5)廁浴間、廚房的樓層地面可選用高、中、低檔涂料做防水層:其中高檔防水涂料,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,適合于I級建筑即旅館、賓館等公共建筑。中檔防水涂料,如氯丁膠乳瀝青涂膜防水材料,適用于Ⅱ級建筑即高級住宅工程等;低檔防水涂料,如SBS橡膠改性瀝青涂膜防水材料,適用于Ⅲ級建筑即一般住宅工程等。Ⅳ級建筑宜選用低檔防水涂料做防水層。
6)室內防水工程采用的防水材料應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的產品標準和《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》CB 50325等現行標準的規定,以保障施工過程和使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。
1)基層處理的要求如下:
①廁浴間、廚房等有水房間的防水基層必須用l:3的水泥砂漿抹找平層,要求抹平壓光無空鼓,表面要堅實,不應有起砂、掉灰現象。抹找平層時,凡管道根部的周圍,在200mm范圍內的原標高基礎上提高lOmm坡向地漏,避免管道根部積水:在地漏的周圍,應做成略低于地面的洼坑,一般約低5ram。
②廁浴間、廚房等有水房間找平層的坡度以l%。2%為宜,凡遇到陰陽角處,要磨成半徑小于10mm的小圓弧。
③穿過樓面或墻面的管道、套管、地漏以及衛生潔具等,必須安裝牢固,收頭圓滑。
④基層應基本干燥,方可進行涂膜防水層的施工,施工時要把基層表面的塵土雜物清掃干凈。
⑤依房間軸線確定預留、預埋管道孑L位置、標高及排水坡向。將留、埋孔模具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,待水泥混凝土澆筑后,終凝前進行二次校核,以消除因預留位置不準而發生再鑿洞、擴孔等現象。
2)對有防水要求的廁浴間、廚房等,結構層設計標高必須滿足排水坡度的要求,其樓面(含有地下室的底層地面)和墻裙應設置防水層(隔離層)。排水坡度應從墊層找起,其具體做法是:沿廁浴間,廚房的墻而彈出+500mm標志線,以此線為基準,按已確定的地漏標高及排水坡度,分別彈出面層、找平層、防水層(隔離層)、墊層等坡向地漏的標志線.從而形成廁浴間、廚房以地漏為最低點的地面斜平而線.以便于施工操作。
3)室內需要進行防水設防的區域,不應跨越變形縫、抗震縫等部位。
4)鋪貼墻(地)面磚宜用專用粘貼材料或符合粘貼性能要求的防水砂漿。
5)自身無防護功能的柔性防水層應設置保護層,保護層或飾面層應符合下列規定:
①地面飾面層為石材、厚質地磚時,防水層上應用不小于20mm厚l:3水泥砂漿作保護層。
②地面飾面為瓷磚、水泥砂漿時,防水層上應澆筑不小于3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作保護層。
③墻面防水高度高于250mm時,防水層上應采取防止飾面層起殼剝落的措施。防水高度高于1500ram時,防水層上宜用鋼絲網水泥砂漿作結合層。
6)室內防水層的成品保護應符合以下規定:
①施工前做好水電、土建與防水工序的合理安排,必須先裝好預留設備與管道。嚴禁在施工完成的廁浴間防水層上打眼鑿洞。
②施工人員應采取措施嚴格保護已做完的涂膜防水層,在未做保護層以前任何人員不得進入現場,或堆積雜物,以免破壞防水層。
③地漏或排水口內防止雜物堵塞,施工中應防止雜物掉入,確保排水順暢蓄水合格后,應將地漏內清理干凈。
④對突出地面的管根、地漏、排水口、衛生沽具等處的周邊防水層不得破損,部件不得變形。
⑤涂膜防水層施工過程中,不得污染已做好飾面的墻壁、衛生潔具、門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