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座
稱寶椅,是-種體形較大的椅子,宮廷中專稱“寶座”。寶座的造型、和羅漢床相比并沒有什么區別,只是形體較羅漢床小些。有人說寶座是由床 的,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。寶座多陳設在宮殿的正殿明間,為皇帝和后妃所專用。有時也放在配殿或客廳,一般放在中心或顯著位置。這類大椅很少成對,都是單獨陳設。明代《遵生八箋》中說“默坐凝神,運用需要坐椅,寬舒可足后靠……使筋骨舒暢,氣血流行”,說的就是這種椅子!堕L物志》說“椅之制最多,曾見元螺鈿椅,大可容二人,其制最古,烏木嵌大理石者,最稱貴重。然宜須照古式為之?傊,宜闊不宜狹”,也是指的這種椅子。

寶座一般都是由名貴硬木(以紫檀為多見)或者是紅木等髹漆制成,施以云等繁復的雕刻紋樣,髹涂金漆,極富麗華貴。傳世明代寶座不是一般家庭的用具,只有宮廷、府邸和寺院中才有。明代的寶座形象,今天主要在壁畫和卷軸畫中才能看到,寶座實物則極為罕見。
交椅
交椅古時稱為胡床,《演繁露》說:“今之交床,制本自虜來,始名胡床,桓下馬據胡床取笛三弄是也。隋以讖有胡,改名交床。”交椅的結褳前后交接點作軸,上橫梁穿繩代座,可以折合,上面安一栲栳圈兒。因其兩腿交叉的特點,遂稱“交椅”。明清兩代通常把帶靠背椅圈的稱交椅,不帶椅圈的稱“交杌”,也稱“馬扎兒”。它們不僅可在室內使用,外出時還可 攜帶。宋、元、明至清代,皇室貴族或官紳大戶外出巡游、狩獵,都帶著這種椅子。造型優美流暢而著稱,椅1線弧度柔和自如,俗稱“月牙扶手”。椅面多以麻繩或皮革所制,在扶手、腿足之間,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, 另在交接之處也多用銅飾件鑲嵌,不 堅固的作用,還具有美化功能。宋代交椅共有四種類型,即直行搭腦。橫向靠背式;直行搭腦、豎向靠背式;形搭腦、豎向靠背式;圓形搭腦、橫向靠背式等。搭腦是指椅、架類家具最上端的橫向桿件,圓形搭腦在宋代被稱為“栲栳圈”。明清時代的交椅,上承宋式,可分為直后背和圓后背兩種類型。尤以后者是顯示特殊身份的坐具,多設在中著位置,有凌駕四座之勢。直靠背交椅可稱為折疊椅,在搭腦中加有可裝卸翻轉的圓軸狀托首,高高的靠背l板呈“S”形,司F常適宜休息。

圈椅
圈椅是由交椅發展和演化而來的,的椅圈后背與扶手一順而下,就座時,肘部、臂部一并得到支撐,很舒適,頗受人們喜愛,后逐漸發展成為專門在室內使用的圈椅。它和交椅的不同之處是不用交叉腿,而采用四足,以仁板作面,和平常椅子的底盤無大區別,只是椅面以上部分還保留著交椅的形態。這種椅子大多成對陳設,單獨 使用的不多。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,所以用圓為協調。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,牧;I而調。圈椅天多米用光系手法,但都很浮淺。背板都做成“S”形,它根據人體鋤線設計的,是明式家具科學性的典型例證。明代后期,有的椅圈在扶手盡端的卷云紋外側保留一塊本應去掉的木材,透雕組卷草紋,既美化了家具,又起到了閽作用。明代對這種椅式極為推崇,因此,當時人們多把它稱為“太師椅”。更有一種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,可以搭腦,也有的圈椅椅圈從板兩側延伸通過邊柱,但不延伸下 來,這樣就成了沒有扶手的半圈椅了,造型奇特,可謂新鮮別致。

官帽椅
官帽椅因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,又分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帽椅兩種。南官帽椅的造型特點是在椅背立柱與搭腦的銜接處做出軟圓角。做法是將立柱作榫頭,搭腦兩端的接合面作榫窩,俗稱“挖煙袋鍋”,將搭腦橫壓在立柱上。椅面兩側的扶手也采用相同做法。正中靠背板用厚材 開出“S”形,它是依據人體脊椎的自然曲線設計而成的。這種椅型在南方較多見,多為花梨木制,且大多用圓材,整體給人以圓渾、優美的感覺。

靠背椅
靠背椅是指光有靠背沒有扶手的子?勘秤梢桓“搭腦”、兩側兩根立材和居中的靠背板構成,有一統碑式和燈掛式兩種。一統碑式的椅背搭腦與南官帽椅相同,搭腦不出頭,北京匠師稱之為“一統碑”椅。燈掛式椅的 靠背與四出頭式相同,因其橫梁長出兩側立柱,又微向上翹,猶如挑燈的燈 桿,因此名其為“燈掛椅”。這種椅形較官帽椅略小,特點是輕巧靈活,使用方便。
玫瑰椅
玫瑰椅在宋代名畫中曾有所見,更為常見,是一種造型別致的椅子。玫瑰椅實際上屬于南官帽椅的一種。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他各式椅子,玫瑰椅實際上屬于南官帽椅的一種。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他各式椅子,弓扶手高度相差無幾。在室內臨窗陳設,椅背不高過窗臺,配合桌案使用又不高過桌沿。由于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,使并不十分實用的玫瑰椅倍受人 們喜愛,并廣為流行。玫瑰椅的名稱在北京匠師們的口中流行較廣;南方無此名,而稱這種椅子為“文椅”。玫瑰椅及文椅,目前還未見史書,只有《魯班經》一書中有“瑰子式椅”的條目,但是否指玫瑰椅,還不確定。“玫瑰”二字一般指很美的玉石,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其石則赤玉 瑰。。《急就篇》:“璧碧珠璣玫瑰甕。”都指的是美玉。單就“瑰”字講,一日 ,美石”,一日“奇偉”,即珍貴的意思!逗鬂h書‘班固,西都賦》:“因瑰奢而究奇,搞應龍之虹梁。”都以“瑰”謂奇異之物。從風格、特點和造型來看,玫瑰椅的確獨具匠心。這種椅子的四腿及靠背扶手全部采用圓形直材,確實較其他椅式新穎、別致,達到了珍奇美麗的效果。用“玫瑰”二字稱呼它,當是對這種椅子的高彥替美。玫瑰椅是各種椅子中較小的一種,單細,造型小巧美觀,多以黃花梨木制成,其次是鐵梨木,用紫檀木制作的較少。從傳世實物數量來看,它無疑是明代極為流行的一種式樣。在明清時期,玫瑰椅往往被放在桌案的兩邊,對面而設;或不用桌案,雙雙并列;或不規則地斜對著,擺法靈活多變。
